综合新闻

2025年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落幕 哈工大三校区携手铸就辉煌新篇

发布者:刘丹阳发布时间:2025-08-26浏览次数:10

20258月,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(CUPT)在学术氛围与竞技激情的交织中圆满收官。来自全国66所高校的67支精英队伍齐聚赛场,围绕17个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挑战的物理问题展开智慧碰撞。哈尔滨工业大学本部、威海校区、深圳校区三支代表队凭借深厚的学术积淀、创新的思维模式与默契的团队协作,在强手如林的竞赛中脱颖而出,共斩获3项团体大奖和12项单项奖,以卓越表现续写哈工大在该项赛事中的荣耀传奇。

本部代表队:巅峰之上再攀新高,个人与团体荣誉全面开花

在本届竞赛中,本部代表队以无可撼动的实力包揽多项最高荣誉。由龚姝涵、常天桥、郑诚锐、王俊哲、张隽恺五名学子组成的参赛队伍,由张宇教授、李毅同学担任领队,凭借对赛题的深刻理解、严谨的逻辑推导与精彩的现场陈述,以绝对优势蝉联团体赛冠军。指导教师团队张宇、王玉晓、侯春风、吕喆、王健五位教授,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指导经验,为团队屡获佳绩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。

个人奖项方面,常天桥同学成为全场焦点,不仅以出色的正方陈述表现荣获最佳正方奖,更在赛题研究中展现惊人实力,一人独揽第31114题三项最佳赛题研究奖,其研究成果以创新性思维与扎实的数据支撑赢得评委一致赞誉。郑诚锐同学则凭借对第15题的深入研究,斩获另一项最佳赛题研究奖。此外,侯春风教授连续三届获评最佳裁判奖,以专业、公正的评判风格为竞赛树立标杆。本部代表队还凭借富有创意的学术展示与自信从容的团队风貌,荣获团体赛最佳风采奖。辅助队员赵凌兢在实验准备与技术支持中发挥关键作用,为团队成功奠定坚实基础。

威海校区代表队:双奖加身展风采,女生力量闪耀物理舞台

威海校区代表队在本届竞赛中同样表现亮眼,以团体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证明实力。由张艺敏、周柏好、杨修一、赵雅如、戴江河五名同学组成的队伍,在领队潘玉寨教授、郑育恒老师的带领下,与指导教师团队王新顺教授、潘玉寨副教授、王本阳副教授、刘一教授、李艳华副教授、李丽高级实验师密切配合,针对赛题展开深入钻研与反复论证,最终在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。

个人奖项层面,张艺敏同学成为校区荣誉的双料得主。她不仅凭借对第3题的突破性研究荣获最佳赛题研究奖,更以卓越的学术表现与坚韧的拼搏精神获评最佳女生奖,成为本届竞赛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,彰显了哈工大女生在物理领域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实力。此外,威海校区代表队以生动的案例分析、清晰的逻辑表达与自信的团队互动,赢得团体赛最佳风采奖,展现了校区学子良好的学术素养与精神风貌。辅助团队鲍鹏飞、张津津、卫湛秋等10名同学在幕后默默付出,为参赛队员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支持。

深圳校区代表队:实验与理论双突破,创新力量引领未来

深圳校区代表队在本届竞赛中以创新为驱动,在实验设计与理论研究领域实现双重突破。由陈明骏、高宇航、夏霖、蒋鑫凯、王远浩五名同学组成的队伍,在领队廖前炜、王宇翔的统筹协调下,与指导教师团队陈晓彬教授、王拴高级实验师、陈书湄教授、曹峰教授、晏飞翔副教授、陈怡沐教授紧密合作,针对赛题开展跨学科研究,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有机结合,形成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。

个人奖项方面,深圳校区代表队在实验展示与理论研究领域均收获荣誉。廖前炜、高宇航、王远浩、陈明骏四位同学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装置与直观的数据呈现,以极具视觉冲击力与科学说服力的实验图片荣获最佳实验图片奖。陈明骏同学针对第8题提出的创新性理论模型,以及高宇航同学对第10题的深入实验探究,分别获得最佳赛题研究奖,展现了校区学子在物理研究中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。

传承与超越:哈工大物理学科竞赛的卓越之路

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(CUPT)作为国内物理学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,以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(IYPT)为蓝本,通过团队辩论、实验研究、理论分析等多元化形式,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维。哈工大自2012年参赛以来,始终以规格严格,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为指引,将竞赛作为培养拔尖物理人才的重要平台。截至本届竞赛共参加14届竞赛,学校累计获得冠军9次,竞赛成绩稳居全国高校首位。

本届竞赛中,哈工大三校区代表队以精心的安排与精细的部署、个性化的培养模式与协同的创新机制,在赛题研究深度、实验设计创新性、团队协作默契度等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物理学科教学改革,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输送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理领军人才。